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63914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贵阳市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1#西塔楼6层1号

-
【行业新闻】有关地质旅游持续发展若干指导
- 2021-11-12 地质旅游
中地大热能:我国有丰富多彩的地质旅游景观,如冰川、峡谷、火山地貌、丹霞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地质旅游的兴起,对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拓宽了旅游新市场,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地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进一步开发新的地质景观,充
-
【行业新闻】我国有待开发的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
- 2021-11-12 地质旅游,旅游资源
我国的旅游事业,是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尽管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历史很短,但其发展速度之快,是其它任何国家所罕见的。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各地,自然景色更是应有尽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优势。但近20年来,我国旅游事业虽然发展很快,可是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还很低,旅游事业相对还非常落后。80年代我国的旅游
-
制定详尽的地热资源开发工作报告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 2021-11-12 地热勘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开发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严重制约勘察开发的因素,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地热勘察开发工作,其推进不仅需要体制机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各级政府、学者专家、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参与。 针对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保障措施,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各地区的领导都将积极推进开展地热开发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计
-
江苏三分之二城市可开发地热发电
- 2021-11-12 中低温地热资源,地热发电,地下水,地热供暖
中地大热能:利用地下2000—3000米深处的热水发电—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牵头的南京石樵地球物理产业研究院近来在推动的事。该院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江苏地热资源丰富,包括南京、泰州、南通、苏州在内,江苏三分之二的城市有地热资源,这些资源一旦被利用起来发电,有望成就节能减排大产业。千米深处中低温地热资源可用来发电、供暖一般来说,往地下每增深100米,温度增高2.5℃,中国不少地区,地下2000米
-
地热资源“潜”动力亟待开发
- 2021-11-12 地热资源,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地热开发
每当雾霾天气出现,作为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的王志刚心里都亦喜亦忧:喜的是研究所综合楼使用地热作为热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排放;忧的是怎样能让地热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从而为减少雾霾做出努力。 资源丰富,可有效推动节能减排 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热研究人员以及开发工作者现场参观了省地热资源
-
李四光:天津地热的引路人
- 2021-11-12 地热井,天津,中低温地热,地热会战
1970年10月28日上午,在海河岸边的军粮城发电厂,几缕浓烟像巨龙一样交织着直刺天穹,不一会儿便弥漫了整个半空。这时,有一位慈祥的耄耋老人站在海河岸边,久久凝视着发电厂的烟筒默默思考。当陪同人员告诉他这个电厂每年要烧掉几十万吨煤,产生上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时,他凝重而惋惜地说:“如果把地热用到这里来,不仅能节约煤,而且还能减少多少城市的污染啊!”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就是地质学家、新中国地质工作开拓者和
-
浅析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 2021-11-12 地热资源,土壤热源,热岩资源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挥之不去的雾霾,已成为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一大障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效控制和降低雾霾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意愿,也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根据监测分析,2013年西安全年空气污染天数达到227天,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达138天,占60.8%,PM2.5污染物约
-
中国企业助力肯尼亚建造地热电站
- 2021-11-12 奥卡瑞,肯尼亚,地热电站
新华网内罗毕10月17日电(记者丁小溪)由中国公司参与建造的肯尼亚“奥卡瑞”四号地热电站项目17日在内罗毕举行启动仪式。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副总统威廉·鲁托、能源与石油部长戴维斯·奇尔奇尔等出席仪式。 “奥卡瑞”四号电站位于距内罗毕西南约90公里的奈瓦沙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单体发电量最大的地热电站。中国政府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为该项目
-
规模化利用浅层地热能,促进城市节能减排
- 2021-11-12 浅层地热能,新能源供暖,地源热泵系统
新能源供暖在这几年的城市住房建设方面成为热门话题,不仅因为能源有限,越用越少,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更长久的供暖模式,也因为日益恶化的城市空气环境。 中国的季风区占一半以上版图,并且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不仅人口密度大,而且城市分布也相对集中。季风性气候的特点,是冬热夏冷,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在冬季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采暖,但燃煤这种采暖形式,
-
注重地热开发技术 合理布局地热资源开发
- 2021-11-12 地热勘察,地热能源,地热资源,地热能供暖,地热温泉
能源短缺已成了当前每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寻找替代能源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重大难题。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比,地热能源具有经济、环保、安全、稳定等一系列优点。因此,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地热能无疑将会成为新能源家族中的主干力量。我国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程度还相对较低,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地热水回灌、结垢、设备腐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